Search

多數時候,
人對壞事的擔憂皆來自於想像,
人身的安全感雖然決定於環境,
  • Share this:

多數時候,
人對壞事的擔憂皆來自於想像,
人身的安全感雖然決定於環境,
但心理的安全感終究決定於自己。

無論我們在害怕什麼,
還是在擔心什麼,
甚至是不滿什麼,
都是在事情的表面罩上一層自己的不安感,
事情因而看起來特別危險,
自己也看起來特別渺小,
心情看起來更加糾結。

然後,
匱乏感愈來愈重,
活著的意義開始剝離,
我們愈來愈擔心自己沒有能力面對,
煩惱自己不夠好。

許多時候
人會把一件事想得太壞,
導致焦點全放在那件事上面,
任由周圍原本就有的美好漸漸消逝,
或是錯過太多更好的可能。

如果站在高空俯瞰每個人的生活,
多數人過的日子似乎很像。
早上拖著自己起床,
接著忙碌地追著時鐘跑一圈,
下班或假日就在悠閒與焦慮中度過。

久而久之,
人會開始習慣這樣的循環。

其實,
生活的一成不變,
很多時候才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。
努力過著穩定的生活,
是因為你知道未來沒什麼是確定的,
生活看似平凡無奇,
卻在一點一滴累積出更好的未來。

如果實在喘不過氣了,
也不用勉強自己一定要做些什麼,
找個靜謐的地方坐著,
為自己泡一杯暖心的飲品,
度過一個不被時間追趕的下午,
讓時間去解開糾結的心。

心一旦平靜,
許多事反而看得更清楚。

很多時候,
我們要先安撫自己的心,
事情才會變得讓人放心。

.

本文摘自
《#在不完美的生活裡_找到完整的自己》
.
作者:艾爾文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好:

看到留言回應,作者的書讓人有力量。我猜,這是對作者很大的禮讚。

人在脆弱的時候,不用什麼長篇大道理,也聽不進去。對的話,三言兩語就能安撫人心。

祝願您,能體會到我們先跟自己的情緒相處得不錯,很多事也都變得沒那麼難熬了!

.

歡迎到這本書分享的第一篇文章
參與這本書的贈書活動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